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农业食品展区,参观者(左)在意大利食品和饲料出口促进协会展位咨询。新华社报道,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老挝展馆,工作人员邀请萨尔瓦多游客品尝茶。本报记者 范天培/光明 摄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观众体验智能眼镜照片。新华社报道,上海宝山区张华浜码头,装卸作业正在顺利进行。张明伟/光明影业摄【进博会时间】“很高兴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并作为参展商住在这里。” 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首日,作为进博会“b脸”的IFBH集团首次亮相签署千万美元投资意向,宣布正式落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并成立KAI中国。 “我认为虹桥是我们进出口业务以及国际业务的关键地点。很明显,选择这里是正确的地方。” IFBH 集团首席执行官 Ponsakorn Ponsak 说道。他透露,集团作为一家源自泰国的即饮即食食品公司,自2013年推出IF品牌以来,一直致力于将天然健康的泰国饮料带入中国市场,并迅速成长为中国椰子水品类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 2024年,IFBH集团全球营业收入将达到1.58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率超过92%,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品牌影响力。 “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向消费者推广我们的产品。未来,我们将以虹桥为战略支点,整合“利用研发、营销和供应链资源,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Ponsakorn Ponsak充满信心。进博会连续举办八年,为中外企业交流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对贸易促进、产业升级、投资赋能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数智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从贸易领域延伸到整个产业领域。从“展位亮相”到“市场畅销”,进博会通过创新举措,4年开行10列,运行11000多公里,覆盖欧洲、亚洲多个国家。直达铁路、沪港直达等便利了捷运展品寄送进博会展品;格陵兰全球商品交易港打造了展品成为商品的“中转站”。八年来,推动5000余种进博会产品流通,200余个品牌在全国首次参展、首店开业,实现交易规模近600亿元。真坤兴拿下两市“首日第一单”,签约金额合计超50亿。借力进博会升级全球供应链,在境外设立独立站,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工业产品数字化供应链“进博样本”。纽仕兰连续八年将进博会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舞台,依托贸易便利化政策缩短通关时间清仓时间从每周3000瓶增加到每周最高8万瓶,实现了鲜奶销量的26倍增长。虹桥品汇是一个“6天+365天”的长期展示交易平台,通过联动展览、直播基地创建、上海国际友城口岸建设等多种方案,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9万多种产品,平台交易额达到4亿元。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这里呈现,与14亿多人的消费诉求不断对接,拉动全球链条,了解、并了解其在上海宝山区庙兴镇签订的合同数量分别占集团全球出口量的16.9%和50.5%。中国持续致力于开放和创新,这也是我们向中国消费者推广最新美容产品和技术的独特机会。 “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快速消费品行业最大的参展商,欧莱雅连续第八年参展。”该公司“全球创新”和“本土变革”负责人表示。今年起,上海徐汇区推动“走出去”招商工作,先后在德国、日本、美国、英国举办全球推介活动,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众多跨国公司顺利登陆上海,扩大投资,更好地链接国外与国外的创新源泉。记者发现,徐汇区共有30多家企业参加第八届进博会,三分之二其中有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如嘉吉、默克、阿迪达斯、万豪、麒麟、Lululemon、Luxottica等。参加八年“学生品质”计划的参展商有很多,如3m、艾默生、安永、乐斯福等,如3m、艾默生、安永、乐斯福、强生、乐高、宜家等,带来了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每年都有惊喜。在上海市青浦区委书记王平眼中,青浦作为进博会永久举办地,不仅是“6天”精彩展会的举办地,更是“365天”生生不息的招商平台、贸易便利高地、产业对接枢纽。从“展品变商品”的加速到“展商变投资者”的深化,进博会全球流量在青浦区发展的长期增量中得到了很好的转化。 “青浦始终坚持‘知识型企业’的理念“‘优秀者、企业家就是优秀者’,将精准施策,推出一批‘真金白银’扶持政策,营造导向性、国际化、法制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投资创业的沃土和舞台。”11月6日,王平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的青浦城市推介会上表示,该区一系列重点政策出台、多元化创新平台推出、一批重点合作项目签约等聚焦多方目光在“长三角创新枢纽”联动发展规划上,从“展会流量”到“增消费”,进博会推动多方协同发力“越办越好”、“常新常新”,进博会的背后是服务保障的进一步完善和完善,溢出效应的进一步扩大和进一步强化。记者从上海电力国家电网了解到,本届进博会将实现展会100%绿色能源使用。这是进博会连续第三年举办全绿色展会,“绿色”成为进博会的底色能量。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电力国家电网不仅满足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电力愿景的全绿色需求,而且充分发挥进博会的示范效应,促进以展商为代表的上海用户绿色用电。目前,11月份上海绿色电力交易量突破10亿千瓦时,创单月新高。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8万吨,有效促进绿色清洁发展。作为进博会的配套活动,第七届上海国际仲裁论坛于11月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n 和展览中心(上海)。论坛建议打造“全链条、一站式、国际化”的高水平法律商务综合服务生态圈,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和业务支撑。本届进博会期间,“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虹桥海外贸易中心”合作,为进博会参展企业和境内外客商提供驻地和对接服务。相关专业服务机构也驻场提供咨询。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孔福安表示,希望形成“信息—对接—落实—赋能”的闭环管理,推动更高品质项目在虹桥落地生根,拉动投资促发展评论。同时,链接商业、酒店、旅游、文化等载体和资源,促进各类消费场景,升级“进博消费”版图,推动“门票经济”线下“落地,支持新产品上市首发,推动更多“进博流量”向“增消费”转化。世界“为”进博会注入持久动力。 ”(本报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颜伟奇 孟新娣)
【责任编辑: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