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活动报道(记者马文军)11月24日,在当天举行的武汉量子技术大会上,湖北省量子信息科学学会揭牌,并现场签约武汉量子概念证明基金与动力量子技术场景应用战略合作,为湖北量子产业发展再添支持。作为全国第一个启动量子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的省份,湖北近年来通过政策支持、平台建设和资金投入,加速转化成果。在产业要素最集中的武汉,拥有中科院精密测量研究所、武汉量子技术研究所等一流研究机构。拥有精密重力测量和脉冲强磁场两大主要科学设施,聚集了9个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0余人。目前,仅武汉一地,就有长江量子、中科酷元等量子测量仪器和关键通信系列相关企业49家,助力湖北加速崛起成为中国量子科技产业“第三极”。近年来,湖北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定量精密测量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全国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汉源一号”投入商用,获得订单超4000万元;武汉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和全球首条地铁线路,最大限度发展安全构建的通信系统;我国首台原子重力仪、原子陀螺仪等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星载铷原子钟搭载北斗系统,误差达les每 105 亿年不到一秒。产业生态的不断优化,为量化技术“生根发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湖北的前向布局,不仅推动了武汉基金、江城基金的设立,还成立了专门针对卷产业的科技投资基金,以金融“活水”保障卷产业的发展。还在武汉光谷、车谷建立了多个科技产业园。